12月24日下午,艺术学院邀请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原院长刘亭研究员做客“同心汇”政协委员大讲堂,作《人文化和人文经济学》精彩报告。会议由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郑桂玉教授主持。
刘亭研究员以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为基础,开启了本次讲座。刘亭研究员指出,人文经济学是推动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途径。它着重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人文与经济的交织共生,旨在确保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文价值的引领作用,并构建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双向转化机制。这一学科弘扬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通过文化来繁荣产业、促进商业活动以及推动城市发展的人文逻辑,是新时代背景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经济领域的理论创新体现,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文化主体性内在要求以及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任务。
刘亭研究员提出了人类社会走向未来的三个新趋势——数智化、绿色化、人文化,并深入剖析了这些趋势的内涵及重要性。他强调,人文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带动制度创新,进而激活科技创新,并以浙江省为例,介绍了民营经济、生态经济、数字经济、人文经济四张金名片,展示了浙江省经济的独特魅力和未来发展方向。正如“八八战略”第8条所描述的那样,“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文化繁荣之地,经济同样领先。在当今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的背景下,文化的经济功能相较于传统发展模式已显得更为关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文化领域精神生活需求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其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而是扩展为一个涵盖文化需求在内的多元化范畴。此外,深化对人文经济的研究,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新型生产力的文化诉求,这决定了构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郑桂玉教授最后作了总结发言。她指出,刘亭研究员提出了新三化归一理论与浙江经济的三大趋势,并引申出人文经济的核心价值,强调了人文精神是贯穿所有议题的核心。作为艺术学院,我们也提出了“为美好生活而设计”的理念,并致力于通过设计改善人居环境。未来,我们的设计专业将站在人文经济的高度,为社会“两美”(美好生活和美丽乡村)理论赋能将是我们的重要研究方向。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就刘亭研究员的精彩讲座内容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刘亭研究员的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多维度的思考方式,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